摘要:1、合作社能够挣钱,机会来了。2、咋挣?3、合作社的原理。4、咱们咋干?-------挣钱的机会,咱们不要失去。
摆事实,讲道理。
农村合作社该如何发展?能不能加入?如何加入?加入之后能不能赚钱?农村合作社拿什么赚钱?怎么做才能赚钱?这些问题不是一篇两篇文章可以说明白的。但是不说明白又不行,所以我也不知道写几篇文章能写完。写到哪里算哪里。
这里要说明一点:如果大家都想赚钱,说明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既然目标是一致的,就需要有统一的思想和统一的行动,要不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什么都打不到。就好比是打仗的道理是一样的,商场如战场,如果没有统一的思想,这个仗没法儿打,打了也是输。而且按照目前这种形式,即便是有统一的思想,这一场仗输了也很正常。
可能有朋友要问:既然要输,为啥还要打?原因很简单,我们不能坐着等死。拼一把,可能活;不拼,肯定死;那还不如拼一把试试看。如果连试试看的勇气都没有了,那就点左上角的叉叉关闭好了,后面的话就不用看了。如果还没有做好决定,想看看到底有没有活路,那就继续看。
一、要相信赚钱的机会到了
现在国家提倡搞合作社,是赚钱的机会到了。为啥这么说?因为每一次的改革,都意味着有一部分人要赚钱了,而另外一部分人就要被淘汰了。赚钱的都是跟得上时代潮流的人,淘汰的就是不愿意改变的人。这次改革力度之大,丝毫不亚于改革开放刚开始的那个改革,可以说是第二次改革开放开始了。所以说是个赚钱的机会到了。为啥我们棉农都在赔钱还这么讲?因为我们棉农现在刚好就是站在了不赚钱被淘汰的队伍里,但是,内地沿海就没有合作社赚钱吗?就算是新疆本地,就没有合作社赚钱吗?别人赚钱就都是套政府资金才能赚钱?就没有一个合作社是靠自己经营赚钱的?这话当气话说说可以,但是这不是实事求是——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即便是在同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就是有人赚钱了,我们赔钱了。这就是事实。这就叫摆事实,这就叫实事求是。
摆事实摆完了,我们来讲道理。今天的第一个道理就是:要相信。
这里“要相信”这三个字,讲的是信心。要有信心,如果连赚钱的信心都没有了,还是那句话,关闭别看了。我既不是谁爹也不是谁妈,没必要哄着谁。要么就壮起胆子来再拼一回,要么就相信我说的是真的。相信我说的,才能给老婆孩子一个好生活,给老人一个好晚年,才能在年终还贷的时候不至于急的抓耳挠腮毫无办法。为啥我说的是真的是对的?因为:“想做事”是做事的第一步的,连想都不敢想,干脆回家抱孩子去。想赚钱也是第一步,有了这个想法是不是就能赚钱了?不能。为啥,因为没底气,为啥没底气,因为还不上贷,没有现钱,所以没底气——可是,你不赚钱,你就更还不上贷,更还不上贷就更没底气,年年借钱年年穷,老婆孩子的生活都困难,老人的晚安你保障不了,更憋屈。所以,你必须要想赚钱,还要有信心,你才有了赚钱的第一个条件。
好,可能有的朋友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现在想赚钱了,也有信心了,那到底该怎么做?接着看。
二、要利用市场规律去赚钱
啥叫市场规律?就好比是种棉花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打头的时候打头,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采摘的时候采摘。这个叫棉花的种植规律,放到市场竞争里也是一样的道理,该干啥的时候就要干啥。现在国家让搞合作社,连市场规律是啥都不知道,呼啦啦啦一大群人就都跑去搞合作社,连合作社是个啥都没有搞清楚,怎么能搞好?就像一只苍蝇被关在房子里,看着窗户外面一片光明,嗡嗡嗡的飞,啪啪啪撞到玻璃上,就是找不到出路在哪里——这种情况下,赔钱才是正常的,不赔钱才是不正常的好吗?
那市场规律是啥?就是供需要平衡,要看见兔子再撒鹰。明明都知道棉花现在价格不好了,明明知道市场里没有兔子了,还撒鹰,你能抓住兔子吗?能赚到钱吗?这就叫市场规律。所以,第一步,要先看看市场上要啥,我们再去考虑合作社干啥。考察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了,各种资讯网络上都有,要看看价格再出手。不会上网?不会上网去学啊。饭都做好了等着喂吗?每个队上都有工作组,不会上网让工作组教上网啊。不是不知道明年种啥吗?上网查查看,看啥?看看哪些产品种的多,哪些产品种的少,哪些产品赚钱,哪些产品不赚钱。种的多的,咱们就不要种,种的少的咱们就种一些,别扎堆。扎堆种啥啥便宜,反过来,别人种啥咱就别种啥,思路就是这么个思路。
但是,单单知道种啥还不够,还得知道收获了该怎么卖出价格来。卖不出好价格,就算种对了作物,还是要赔钱。那怎么能卖出价格来?还是上网,找各种各样的企业,先从本地的开始找,例如葡萄酒厂需不需要葡萄,肉联厂要不要肉,面粉厂要不要小麦,养殖场要不要饲料,都是什么价位的,这些都需要去了解。了解完了,问问人家要什么品种、什么品质,有没有技术员,算算价格合适不合适,如果合适,看看能不能签合同。这个签合同是很重要的事情,要有法律保障,没有法律保障的合同不能签,有霸王条款的合同不能签,不签合同的企业不能合作。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别开春说的好好的,结果到秋收了一句话不要了,那可不行。
同样的道理,合同不仅仅是管着企业,还管着我们农民。做生意讲究个以诚相待,讲究个公平交易。合同上如果规定了品种、规定了品质,那是正常的。如果秋收的时候,我们没有种出来符合别人要求的品质,那不能怪人家破坏合同。那我们怎么能符合人家要求来种?不难,去找种子、请技术员教我们怎么种,怎么养,怎么做才对。没有技术员支持肯定是不行的,技术员还得从农科院啊、农大啊这样的地方找正规的才靠谱——最不济,也得是养殖能手、种植能手这样的有经验的人才行。
这可能不是打几个电话的事情,而是要打几百个几千个电话的事情,甚至还要跑去企业看看是不是真的企业,是不是有实力真的可以签单子。谈合作也要会谈,要找有实力的企业,最起码得是有诚意愿意到我们本地来考察的企业才行,连实地考察都不愿意来的企业,搞不好没啥实力,也没啥诚意。
这个不能也不要怕麻烦。怕麻烦就活该穷,赚钱的事情没有一个不麻烦的。不要怕累,怕累就活该穷,这个时代没有真正穷死的,但是懒死的确实不少。有的懒是懒的出力气,连工地都不愿意上;有的懒是懒脑子,不愿意学习不愿意琢磨不愿意想。又怕麻烦又怕累,那就只能穷了,你就是一天24小时不停的骂,把共产党骂死,你也只能穷。共产党可以带着大家赚钱,但是根本不能代替大家赚钱。所以点儿背不要赖社会,命苦不要怨政府。
或许有朋友又要说了: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我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完这么多事情?我家里还有那么多事,家里你给我照顾你给我养吗?路费你给我出吗?对,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别急,看完再说。接下来就要说今天的主题:合作社。
三、合作社是干啥的?
上面说了这么多,才带出来合作社,是因为上面说的这些事情,我们任何一个农民家庭都不可能做完的。所以,大家就要合作,搞合作社。搞合作社有啥好处呢?很简单:分工合作。不愿意动脑子但是可以出力气的,就等着合作社做出决定之后出力气,合作社说咋办就咋办,别出力气的时候不愿意出就行。如果请技术员来指导,就规规矩矩跟着技术员学,别一天到晚那么多废话。
愿意动脑子的,就仔细研究市场,看看明年种点啥合适。在市场上好好看,认认真真看。找准方向了,就要派头脑灵活做人可靠的同志去实地考察,看看是不是那么回事儿,考察合适了,方向也就定下来了。
再剩下的同志们,就要去看种子、看农资、看技术员等等等等,分工到人,该谁干的谁不能跑,不该谁干的谁别瞎参合。可能有的同志说这样不自由——没错,确实是不自由——不参加合作社的时候,大家一人一户,人人都自由,自由是自由了,可是穷啊!吃饱肚子重要、老婆孩子重要、老人重要还是自由重要?想自由也可以,不加人合作社就完事儿了,肯定自由,自由的继续穷。
既然选择加入合作社了,那么每个人都要出力,赚钱大家赚,赔钱大家赔。不是说赚钱了你就高兴来赚钱,不赚钱了你就不愿意喊退出。不愿意承担风险,只想捞钱,那你自己干去,别害人,别参加合作社。合作社就是要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就是要好钢用到刀刃上。做不到,你别干,你别加入,免得拖后腿。因为我们必须明白: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当然,能把合作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的方法是:该动脑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开会,一起动脑子。该卖力气的时候,都甩开膀子卖力气,谁都别偷懒。该出钱的时候大伙一起出钱,谁都别肉疼。就好比是养羊养牛的道理,你把饲料都给一头吃,其他的不给吃,只要没病没灾,这头吃的多的肯定长的比其他的要大——合作社就是大家养的牛羊,大家自己的投入就是饲料,你投入的越多,每个人投入的越多,牛羊就长得越大。
很多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相通的。
合作社是干啥的?就是合理的安排每个人的工作,把每个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大家一起来赚钱。市场竞争中,拳头大的说了算。你一个人的拳头肯定干不过一群人的拳头,你一个人喝酒肯定喝不过十个人,打架是这个道理,喝酒是这个道理,做生意也是这个道理。
四、合作社该咋办?
首先,合作社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基本上不可能,也不符合现实情况。所以,要从小到大慢慢做。大家可以先成立不同的合作社,或者按种植种类来分,棉农合作社,粮食合作社,饲料合作社,水果合作社,啥都行。也可以大伙都把力量集中在一个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啥赚钱就干啥。
如果实在拿不准了,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入股。比如说,想加入一个合作社,但是不知道能不能赚钱,好办,入股就行。投个一万块钱,这一万块钱扔到银行里也没多少利息,买农资也未必有一万块的产出,给老头不过是买烟买酒吃掉了,不如做投资。入股到合作社,入干股,不参与经营管理。
所以,合作社可以每年年初1月1日到10日的时候开始募股,看看能募集到多少资本。然后根据每户入股的多少,按照比例先约定好分的比例。这里要仔细讲讲:
这个资本可以是钱,也可以是土地。例如某一片连着的土地是归到几家所有了,每次打理起来很麻烦,不如几家一起用土地入股,把土地连成片,也好集中操作。
除去钱和土地,人也是资本,如果家里有富余的劳动力,例如四十多岁上下,找工作又不好找了,养在家里种地又整不了什么钱,那就用土地和劳动力一起入股,土地给合作社打理,按照比例分钱,而人给合作社干活打工或者让合作社给介绍工作,糊口就行,不赔钱就是赚了。
管他什么工作,只要不违法的,都可以干。至于工资多少,合理开工资就行了,别小钱看不上,大钱又没有本事挣,那就只能穷了。管他保安、清洁工、小工啥的,有啥就干啥。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资本入股,例如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农资入股、劳动力入股,都要折算成具体的钱才能算对比例。
打个比方说,一个小工一年收入是3万元,那么一个劳动力入股就要按照3万元资金入股来算。
一亩土地包地的均价是500元,那么就要按照500元的资金入股比例来算。
当然,这只是个打个比方,不是说一定要这样来算。如果土地是合作社发展项目中的重要资本,那么土地占的比重要大一些,资金和劳动力就要小一些,同样的道理,如果合作社发展项目中,劳动力是重要资本,那么劳动力占的比重要大一些,资金和土地就要小一些;如果资金是合作社发展项目重要资本,那资金占的比重要大一些,而土地和劳动力就要小一些。
这里还有几个事情要搞清楚:
如果一户里,土地入了合作社,而合作社雇佣了劳动力,无论合作社给劳动力发多少钱工资,这个钱都是归劳动力自己所有而不是归合作社所有的,同时,合作社只能算土地入股,不能算劳动力入股——因为雇谁都是雇,肯定是优先考虑入股合作社的农户——但是如果劳动力仗着自己入股了不好好做事,合作社也有权力开除这个劳动力,道理同样是雇谁都是雇,不好好做事就辞退是为了保证合作社的利益,保证合作社的利益就是保证农户自己的利益。
如果劳动力和土地都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既吸收了土地,又吸收了劳动力,但没有能力给劳动力发工资,这个时候,合作社要负责给劳动力找工作,劳动力赚的钱就等于是合作社的收入,是需要上交到合作社一部分,然后由合作社再根据入股比例来分钱。
所以劳动力入股的时候,合作社要判断清楚,能不能吸收那么多劳动力,能吸收则吸收,吸收不了,大家也别指望都吃大锅饭——因为现在吸收不了那么多劳动力,是为了把合作社办好,将来有能力了,合作社必须先照顾股东利益是必然。大家都去吃合作社的大锅饭,结果必然就是合作社被大家吃穷吃垮,在市场竞争中失败。
今天很晚了,这篇稿子是在理论研究了一个多月、实地调研了一天之后才开始写的。内容很多,回头我会抽空尽快把后面的内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人智短,众人智长。群策群力方能群利。文章中话语很粗糙,但是道理应该是没有大问题的。说的不对的地方,也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文章由夜阑珊投稿,合作社如何建设的一些高端意见。夜阑珊同志这段时间调研比较多,应该会出一个系列的。平台是海,应该接纳更多的人参与,如果您有好的想法,希望不吝赐教。发文件给小蜜蜂:1686111777。原创的,我们第一时间在主平台发送。】
夜阑珊对于中国的合作社的观点主要是官方考察以及官方的看法观点,合作社有很多民间观点,大体上和官方的观点可能有所不同,如果你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中评论出来,我们将在最新的 思想的交锋---评论特辑中发布。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2022018963号-1
Copyright 2009-2015 By 光洲集团(www.xygzj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