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电 话:0376-6380999
传 真:0376-6380999
邮 箱:gz@xygzjt.com
地 址:信阳市新七大道中乐百花大厦13楼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O2O倒闭潮为什么爆发?
2015-11-24 10:44  点击数:

原本热火朝天在“风口”上招摇的O2O,最近似乎开始吹起了冷风,一大批牛逼哄哄的创业项目死得死伤得伤,引起整个O2O行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名单上显示,近年来,汽车、社区、旅游、教育等16个领域的近300家O2O公司关门大吉,仅外卖餐饮O2O项目倒闭的就有十几个。房屋网、程途网、嗒嗒洗车,甚至上线仅4个月就宣布倒闭的洗车服务平台“车8网”扎堆死亡。找好玩儿、徒步狗旅行、果冻旅行等旅游O2O落寞而去,呵护网、36号教室教育O2O先后关闭。

那么,O2O创业潮为何会夹杂这样一股寒流?

分析看来,蜂拥而至的O2O项目普遍面临同质化严重、线下资源不足、流量昂贵、资金链难以保障等问题。

(一)同质化严重。与此前热点创业项目一样,创业者一窝蜂而上带来的同质化被指责为当下这一波O2O倒闭潮的原罪。

创业大潮容易同质化,一旦出现一个新的模式,很快模仿者就来了。而模仿者并没有摸索到行业的本质,只是一味地模仿就很容易死掉。

中投顾问薛胜文表示,随着O2O行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产品服务方面都存在缺乏创新的问题,这也导致了严重的同质化问题。“无论采用何种商业模式,线下体验都是关键环节之一,若产品、服务缺乏创新,企业便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最终将无法获得市场,企业也将难以生存。”

(二)线下资源不足。在餐饮、生活服务、百货O2O领域,一些创业公司拿到了流量,却被自己的账单打败。

任何一个toC的项目,用户分布随数量增长,最终都会呈现发散特点。即便是依托数据管理,或第三方配送,仍然需要增加大量配送成本,尤其是人力支出。因此,如果客单价过低,收入根本无法覆盖物流成本。也即是用户数量越多,摊子铺得越大,亏损越多。

正是基于此,外卖O2O死亡案例层出不穷:饭是钢、壹外卖、蹭饭网等拼命地发展用户数量,却被不断激增的配送成本反噬,烧光了全部资金。

(三)流量昂贵。2015年初,这些行业掀起O2O死亡潮,都具有一个相同的逻辑链条:因消费频次高,招引巨头杀入,垄断流量入口,抬高推广费用,导致“草根”烧光资金,悲情出局。

一块去旅行网CEO陈作智透露,目前微信自媒体大号开价都在5万元以上,一条广告最多带来5000个App下载量。即便这样,O2O的项目主们仍然乐此不疲,竞相争抢。当携程、去哪儿和途牛在资本扶持下相继发力,旅游O2O就成为了“有钱人”的游戏,草根创业者们只能干瞪眼“拖一天是一天”。

创业者们几乎已达成一个共识,当一些大的平台或巨头携数据和用户占有某个行业入口资源,就会使绝大多数草根创业者陷入困局。这样的行业被称为O2O的“流量黑洞”。

(四)资金断裂,没钱过冬。上面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结为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创业者的APP推广,线下用户推广等,各个方面都是需要烧钱的,“目前O2O领域有太多的项目并没有准确分析用户的需求,而是依靠大量补贴吸引流量,什么时候资金链紧张,融资跟不上,补贴停止,项目就只能关闭。”对于创业公司的集中死亡,IT行业资深分析师唐欣说。

进入了不惜靠烧钱来追求高增长的畸形发展形态,美国家政O2O鼻祖Homejoy也不例外。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Homejoy用这种方式迅速实现了在30座城市的上线,但最终也难逃一死。

种种难题,构成了O2O创业市场的黑洞,但是,难道就没有解决方法吗?

一种应对之策就是在“黑洞”形成之前迅速、持续融资。2013年,滴滴和快的在一线展开血拼,各自觅得腾讯与阿里两大巨头;2014年,滴滴和快的索性合并,成为叫车O2O巨无霸。很快,摇摇、爱拼车在“快滴”天量补贴的冲击下节节败退,最终歇业。在一个已经形成估值数百亿美元巨头的行业里,不会再有资本投资于那些“小店”。

但如今早已被各种各样补贴养刁了胃口的消费者最为明显的感受是券少了,优惠额度相比之下也没太多吸引力了。

纯靠补贴的生意是没有办法持续的,一旦你的补贴停了,用户就流失了。一个解决的方法是,自我造血。已经有部分公司开始调整战略,降低补贴,提升自身造血功能,以应对这场淘汰赛。

而对于高压的物流,显然,开源节流是应对之策,选择做客单价高的O2O,利用价格弹性“硬吃”物流成本。从toC向toB靠拢,以提高用户密度的方式化降低配送成本。

除此之外,目前除了定位大入口的公司,在O2O的细分市场,如今活下来的企业都在扩充自己的品类。泰笛的业务已经从之前的洗涤扩展到绿植,河狸家也从最初的美甲、美睫扩展到护理、造型和美容。

中国的按需服务市场升温的同时,行业改造已经基本完成,许多初创的O2O公司会面临失败,但相较于曾在团购行业发生过的“大萧条”,这股O2O热潮的“萧条期”不会来得那么突然而猛烈。互联在线团队认为,对创业者来说,提供创新型的O2O服务仍然有很多机会,而面向企业服务的O2O改造才刚刚开始。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2022018963号-1

Copyright 2009-2015 By 光洲集团(www.xygzj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