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5年河南拟培训1200万农村劳动力 建50个培训基地
就业为民生之本,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在就业中占据有利位置:今年起到2020年,河南省每年将培训农村劳动力2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建设5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品牌基地。昨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公布了上述目标。
《规划》明确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使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全部接受相应的就业技能培训;使在岗农民工得到一次技能提升培训或高技能人才培训;使具备一定创业条件或已经创业的农民工有机会接受创业培训,实现“一人、一技、一业”。
到“十三五”末期,全省转移就业规模将达到3100万人,其中在省外长期定居就业人员500多万。目前已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400万人,还有1200多万农村劳动力需要培训,因此每年需培训农村劳动力200万人以上。加强培训品牌基地建设,到2020年,建设5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品牌基地。
《规划》还把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进行了细化和分工:就业技能培训方面,每年面向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已经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开展政府补贴培训160万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0%,就业率达到80%;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每年面向在岗农民工开展政府补贴培训30万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0%;创业培训,每年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10万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80%,创业成功率达到30%;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每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60万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30万人、创业培训10万人。
同时,还包括教育部门依托职业院校,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完成培训37万人;农业部门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骨干农民每年培训5万人;扶贫部门要着力提高贫困群众就业能力,每年完成培训15万人。
此外,民政部门每年要针对退役士兵进行不少于3万人的培训;残联部门每年对10万残疾人进行培训;工青妇等部门每年完成30万人的培训计划。